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

約拿書第三章

聖經節︰約拿書第3章

約拿書第三章 約拿傳信息


事實分段﹕

. 神第二次的命令 (v1-3)

. 約拿傳神的信息 (v3-4)

. 尼尼微的悔改 (v5-9)

. 神的赦免 (v10)


靈意分析

. 神第二次的命令 (v1-3)

神授命與約拿:

1. 約拿經過第二章悔改之後, 也就是他被神帶領經過從死裡復活的經歷之後, 神的話才第二次臨到他.

2. 第一次神呼召約拿, 他躲避神給他的使命, 神命令他起來往尼尼微去, 他是起來了, 卻是起來往他施去.

3. 這一章神同樣命令他起來, 往尼尼微去, 但寶貴的一句話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前往尼尼微去”(v3) 他經過苦難學會了順從.

4. 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”(v2) 這是傳神信息的人應該注意的事. 許多時候我們宣告了頭腦中的話, 書本上的話, 拾人牙慧的話, 討好聽眾的話, 增加自己被人肯定讚美的話, 卻忘記了尋求神的吩咐而宣告神的話, 求神憐憫.

5. 尼尼微是極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”(v3) 這大城據考古學家從發掘的遺址, 證明其王城周圍約十二公里, 約拿用三天時間才能走完的, 可能包括附近各城在內, 包括利河伯”, “迦拉利鮮二城. (10:11-12) 這三城和尼尼微連成一起周圍有九十公里. 據拿鴻書記載城中街道之寬大可供車輛往來奔馳. (3:2)

. 約拿傳神的信息 (v3-4)

約拿的宣告:

1. 約拿走了一日, 只走了城的三分之一, 但信息傳播的極快.

2. 古代社會的傳播完全靠著口傳, 一傳十, 十傳百, 雖然不若今日傳播媒體的迅速, 但人際間傳播信息的果效, 遠比媒介來得快.

3. 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, “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”(v4) 傾覆就是神的審判即將來到. 什麼樣的人才能將神的救恩帶給這個大城? 不錯救恩出於耶和華”, 但需要一個完全活在救恩裡的人, 這人乃是約拿, 他是神製作出來一個有神救恩的人, 這樣救恩才能夠出去.

4. 約拿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”. 他就說這麼一句話, 就傳這麼一句話. 他的話語是從那裏來的, 是照神所吩咐的, 出於神的話就帶著能力, 人就相信, 不是信這個人, 乃是信神的話.

. 尼尼微的悔改 (v5-9)

尼尼微人信服神:

1. 約拿一宣告不管這話好聽不好聽, 尼尼微人就信服了. 雖然是約拿在宣告, 但尼尼微人不是信約拿, 是信服神, 約拿從大魚腹中出來, 這人屬靈了, 他的話就是神的話, 所以尼尼微人就信服神, 我們在地上是信誰呢? 許多時候信神不容易, 反而信人倒容易, 這是我們天然人的敗壞.

2. 尼尼微人宣告禁食”(v5) 使徒保羅另一說法把禁食說成不食”.(林後6:5) 食物是為了身體合法的需要, 禁食是為了特別的事情. 主耶穌一出來祂頭一個, 就禁食四十晝夜, 祂是禁食的人. 主對門徒論趕鬼, 祂說至於這一類鬼若不禱告禁食, 牠就不出來”.(17:21) 尼尼微人宣告禁食(v5) 並且人要切切求告神”(v8) 所以禁食還要加上禱告才有真實的果效.

3. 禁食也有真假之別, 主耶穌論到法利賽人的禁食臉上帶著愁容, 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”(6:16) 有的時候有人拿著禁食當作誇耀, 尼尼微人不但信服神並且宣告大的禁食, 人畜都一起禁食, 可以說是聖經中人類有史以來的大禁食大悔改.

4. 麻布乃黑色粗布, 穿麻衣表示悔改傷痛. “坐在灰中絕望無助的表示, 消息一傳到王的耳中, 王就下了寶座批上麻衣坐在灰中, 他們禁食禱告的結果, 都從外面表現出來. 人看得到他們行為上有了大大的改變, 王下寶座在塵土和灰塵中悔改, 就是驚天動地的大改變.

5. 今天我們各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寶座, 也都有自己的那一套”- 朝服. 唯有神的話聖靈改變我們.

6. 神的信息是叫人悔改就是各人回頭”, 這是真實悔改的意義. 悔改的實際就是離開所行的惡道, 丟棄手中的強暴”(v8) 有信心必定有行為, 真信心是有行動的, 尼尼微人各人回頭”, 神一定使我們不至滅亡”. 也未可知”, 那是人不認識神愛世人的心. 神是信實的, 在祂沒有模稜兩可的.

. 神的赦免 (v10)

神心傳意後悔:

1. 當他們一離開罪惡, 一丟棄強暴, 神就後悔. 神本來向人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, 不是降災禍的意念”. (29:11) 這是神的恩典.

2. 恩典之神, 不但叫人悔改, 神自己也回心轉意. 大衛數點以色列民數, 神不喜悅這事, 便降災給以色列人. 大衛認罪承認自己愚昧, 大衛和長老都身穿麻衣面伏於地禱告我犯了罪行了惡”. 這禱告摸著神的心, 挽回神降災的心意.”神差遣使者去滅耶路撒冷, 剛要滅的時候, 耶和華看見後悔就不降這災了, 吩咐滅城的天使說, 夠了住手罷”(參代上21:1-17) 神的審判根據人心轉向, 神的恩典不只行在外邦, 也行在以色列國中.

3. 從拿鴻書3:1-4經文的描述, 亞述人惡行難改, 後來故態復萌, 不到兩百年亡於巴比倫帝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