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8月23日 星期四

撒母耳記上第三章

Download PDF file here (下載PDF檔)

聖經節︰撒母耳記上第三章

撒母耳記上第三章 撒母耳被立為祭司

事實分段﹕

. 會幕荒涼的光景 (v1-3)

. 撒母耳幼年的情形 (v4-10)

. 撒母耳初次聽見神的話 (v11-14)

. 撒母耳初次代表神向人說話 (v15-18)

. 撒母耳被立為先知 (v19-21)

靈意分析

. 會幕荒涼的光景 (v1-3)

(一) 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:

1. 當那些日子這時可以稱為以利的日子, 在那些日子神的話稀少, 也沒有神的啟示, 這是互動的關係, 神的話就是啟示. (在神那面是啟示或默示, 啟示可譯為異象, 所以在人的這面可說是異象)

2. 雖然他們已經有了摩西五經, 每一個安息日都可以誦讀, 但這不過是流傳下來的話語, 是從前所說的話, 而不是今日神所說直接新鮮的話.

3. 神的話稀少, 人就得不到活的生命供應. 後來以色列人分裂成為一班四散的百姓, 原因是異象才能結合神子民的因素. 箴言29:18”沒有異象, 民就放肆”, 放肆原文作分散”.(v1)

(二) 以利睡臥, 眼目昏花:

1. 這說到以利的屬靈光景, 他雖住在聖殿裡, 卻因眼目不專一向著神以致昏花, 即使異象擺在面前, 也是看不見. 同時他又睡覺, 失去儆醒禱告的生活, 就是神要向他說話, 他必定也聽不見, 昏睡的靈是可怕的.

2. 以利是大祭司, 他是代表全以色列人的原則. 神看大祭司就是看到全以色列人, 神對待以色列人不論好或不好, 都以大祭司的情況為根據.

3. 如果大祭司光景不對, 就如同撒迦利亞書3:1-5所說:”祂又指給我(撒迦利亞), 大祭司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”, 說明以色列人屬靈光景不好. (v2)

(三) 神的燈在那裡還沒有熄滅”(v3):

1. 神的燈還沒有熄滅, 換句話說差不多將要熄滅了, 在聖殿裏的燈照神的吩咐是要常常點著的, 但是事奉的人睡著了, 無人修剪無人添油, 所以差不多燈要熄滅了.

2. 這說到那些日子何等荒涼的光景, 為什麼又加上一句話,”撒母耳已經睡了”, (v3; 上面說以利睡臥”, 這是因他年紀老邁精神和體力都跟不上, 只得在自己地方睡臥, 而撒母耳由於年紀太輕, 究竟負不起太重的責任, 因而在晚間自然的去睡了.

3. 今天教會的光景老的已太老, 幼的又太幼, 正需要肯追求肯學習的壯年人起來, 撒母耳斷奶以後送到聖殿可能不過三, 四歲, 而其長大過程可能是殿外的那些伺候的婦人, 把他扶養大的, 可見教會中姊妹們有她們的一分, 可幫助年幼的弟兄, 使之長大為主所用.

. 撒母耳幼年的情形 (v4-10)

(一) 神接近祂年幼的僕人:

1. 在當時小撒母耳他的服事只是一些瑣碎的事, 例如: 開關神殿的門, 傍晚點燃有七個分枝的燈台, 每天早上添加燈的油和老祭司交待的一些事情, 他都忠心的一一完成.

2. 神的異象是在即將黎明之際臨到, 這幼年人三次從睡夢中驚起, 聽到有輕聲慈愛聲音呼喚他的名字, 以為是以利需要他幫忙, 所以三度起身跑到以利那裡, 你呼喚我, 我在這裡”.

3. 那時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, 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”,(v7) 這就說出他幼小的現象. 神三次呼喚他不明白這聲音的啟示, 來到以利面前, 若以利祭司職分正常, 應該會站在孩子和神中間, 傾聽小撒母的困惑, 給予正面幫助, 然而這位老祭司未這樣作, 只親切的對撒母耳說, “你仍去睡罷, 若再呼喚你, 你就說, 耶和華阿, 請說, 僕人敬聽”.

(二) 神第四次前來呼喚撒母耳:

1. 神一共四次前來呼喚撒母耳, 說到神何等忍耐, 而且出乎愛心的忍耐, 因為祂深知撒母耳年幼無知.

2. 撒母耳幼年所處環境不佳, 因為以利二子榜樣太差, 但撒母耳能不受影響一心向神, 在以利面前受教學習, 實在是一個順服卑下, 柔軟的生命, 許多青年人不能達到老練, 常是因為自傲看不起年長的人.

. 撒母耳初次聽見神的話(v11-14)

(一) 屬靈生命越長大神的話越明亮:

1. 上一章兩次題到撒母耳漸漸長大, 當屬靈身量越長大, 神的話越明亮. 這時撒母耳初次聽見神親自向他說話, 這是何等榮耀的日子.

2. 神向撒母耳說話乃是藉著他向以利說話, 按正常光景是神藉著以利向撒母耳說話才對, 而現在神藉著撒母耳向年老的長輩說話, 這確是不得已的情形. 主耶穌曾說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, 在後的將要在前”. 這叫我們要留心警惕. 請記得屬靈的事是沒有老資格的.

(二) 撒母耳第一次的職事傳神的話:

1. 神說:”我在以色列中行一件事, 叫聽見的人都必耳鳴”(v11) 這是神對撒母耳職分的試驗, 神對撒母耳說話是因他身量而進步. 光是要求沒有多大用處, 生命不長大啟示不會進步的.

2. 在第二章曾有神人奉差向以利說了一次厲害的話, 但他不肯 悔改, 對神的話毫無反應, 現在藉著撒母耳對他說話, 乃是最後的警告. 可是在18節看以利的反應, 似乎置若罔聞, 令人惋惜.

3. 神警告的話雖甚嚴厲, 然而還是帶著慈愛, 巴望他能悔改, 不然的話何必一再警告.

. 撒母耳初次代表神向人說話 (v15-18)

(一) 少年撒母耳初時的工作:

1. 他承擔的工作一是開會幕的門, 一是服事以利讓他警醒不要每天睡過了頭, 撒母耳天一亮就去開會幕的門, 天天如此並不懈怠說出他小事上忠心, 史百克弟兄說過瑣事見真情”, 即是此意.

2. 撒母耳每天開聖殿的門, 這句話有兩方面意思, 一是開有形的門說到他忠心盡職, 這已提過, 可是以利的兒子皆年長於撒母耳, 獨撒母耳早起開門掃地, 可見其殷勤的一面. 一是開無形的門, 當時神與人的交通, 端賴撒母耳開那屬靈的殿門, 這就是他以後的職事(v15).

(二) 撒母耳代表神向人說話:

1. 神向撒母耳說話, 目的就是要他代表神來說話, 但他不敢將默示告訴以利”(v15) 這膽怯情形, 仍然說出他幼小的光景, 如果人懼怕因代表神說話而招致虧損, 就不能傳講, 這樣的話可能神就不再向他說話了.

2. 由於以利的題醒和催促, 撒母耳終於剛強而忠誠的為神說話. 以利先前幫助撒母耳學習敬聽神的說話, 現在幫助他既聽了神的話, 就不可隱瞞起來, 這是正確的帶領, 撒母耳接受了.

3. 我們知道, 如果把神的話隱瞞一句, 必不免受罰, 忠心的先知, 必定是從神那裡聽見什麼, 就說什麼, 不敢多加一句, 也不敢減少一句.

4. 以利聽完了神的話, 他說:”這是出於耶和華, 願祂憑自己的旨意而行”, 這不是順服的態度, 反而是靈剛硬, 流於自暴自棄的光景.

5. 以利本身雖然未犯大罪, 可是明知二子犯了大罪, 卻尊重兒子過於尊重神, 不肯嚴厲禁止厲害對付他們那種可怕的罪行, 一切後果, 他也要自負其責, 這就是自招咒詛”(v13)

. 撒母耳被立為先知 (v19-21)

(一) 撒母耳長大了”:

1. 撒母耳長大了, 這是悅耳的聲音, 生命長大成人了, 所以神立他為先知傳神的話.

2. 撒母耳從幼年常活在神面前, 與神交通, 領受神的話準確無差. 所以他傳神的話無不應驗, 因為出於神的話, 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

3. 耶和華與他同在, 所以使他所傳的話一句都不落空”, 撒母耳是拿細耳人是分別為聖歸給神, 是聖潔的器皿, 神與他同在, 所以他傳神的話句句都是來自神.

(二) 真先知的影響力:

1. 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”(v20) 撒母耳並沒有從先知學校領到一張文憑, 也沒有藉著任何人的推荐信來證明是先知, 但神藉著他所說的話就已經足夠證明是先知.

2. 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, 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”.(v21) 這是作先知的原則.

3. 請注意我們傳道, 不是傳自己的話, 傳道乃是傳神的話. 要傳神的話需要花時間等候在神面前, 才有神的默示(也就是靈感).

(三) 撒母耳被立為先知:

1. 在過去祭司居於重要的地位, 百姓要事奉神, 親近神非繞過祭司不可, 自神立撒母耳為先知以後, 以及以利死後, 先知代而起之.

2. 此後百姓和君王要知道神的心意, 就必需繞過先知傳神的話和神啟示的心意. 先知又稱為先見, 他是先從神那裏得神默示, 才能傳神的話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