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wnload PDF file here (下載PDF檔)
聖經節︰撒母耳記上第十章
撒母耳記上第十章 掃羅被立為王
事實分段﹕
一. 神藉撒母耳膏掃羅並教導他當行的事 (v1-8)
二. 掃羅初期的經歷外面兆頭的應驗 (v9-16)
三. 撒母耳在眾人面前選立掃羅為王(v17-24)
四. 撒母耳說明國法 (v25-27)
靈意分析:
一. 神藉撒母耳膏掃羅並教導他當行的事 (v1-8)(一) 掃羅受膏:(二) 被神所膏便是分別為聖:
- 撒母耳向掃羅說話之前, 先將膏油倒在他身上, 這表明撒母耳是在膏油底下向他說話.
- 這是神藉著人說話最重要原則, 我們跟弟兄姊妹交通神的話, 不只要對要準確, 同時要注意說話時是否帶著膏油, 沒有膏油便是死的字句.
- 撒母耳同時又與掃羅親嘴, 這說到愛裡交通, 這是個好榜樣, 不只注重膏油, 也要在愛裡交通.
(三) 撒母耳教導受膏之後學習敬拜神:
- 膏油在誰的身上, 這人就是被分別為聖, 就是專以神國為念.
- 以掃羅而言, 就是要藉著他叫以色列百姓從非利士人手裡得拯救 (九:16) 來完成神的心意.
- 所以他今後不再是一個尋驢的人(撒母耳告訴他驢已經找到了)要成為一個戰士, 正如保羅告訴提摩太說, “凡在軍中當兵的, 不將世務纏身, 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”.(提後二:4)
(四) 受膏君王要學習真謙卑:
- 必遇見三個往伯特利去敬拜神的人(v3) 伯特利是天的門神的殿, 這是掃羅作君王要學習的功課.
- 撒母耳同時教導掃羅要作一個讚美神的人, 參與鼓瑟的, 擊鼓的, 吹笛的, 彈琴的行列(v5)
- 他能在小事上忠心認真殷勤地去作, 是可信託的人, 這是作王必須有的品格.
(五) 受膏君王要變成新人:
- 君王不要以為自己樣樣行, 他也要從別人得幫助.
- 第四節說到接受生命的供應,”他給你兩個餅, 你就從他們手中接過來”.他們就是那些敬拜神的人.
(六) "趁時而作":
- 第六節”你要變為新人”, 依新約這”變為新人”乃指一個新創造的人.(林後5:17)有人對”變為新人”另有譯法, “你就要變為另一個人”.
- 按掃羅以後的表現, 他還不是蒙恩到一個地步變為新人, 不過由於神的話臨到他, 並且膏油在他身上, 他就確實變為另一個人, 不是從前那一個普通的人.
- 新約中對於蒙恩的人, 都應該按著新人新樣事奉神.
(七) 要學習聽話順服的功課:
- 撒母耳告訴掃羅”可以趁時而作, 因為神與你同在”這告訴我們無論作什麼, 如果愈作愈有神同在, 我們可以放心去作, 因為那是神所喜歡的.
- 如果愈事奉愈失去神的同在, 那就不是神要我們作的, 這是我們事奉工作的一個大原則.
- 撒母耳教導掃羅要他先到吉甲等候, 後續神的指示(v8) 吉甲是輥去肉體的意思.
- 什麼樣人才能學到等候的功課, 乃是除去自己的”己”肉體, 沒有吉甲經歷的人, 定規是一個不能等候的人.
- 這等候事是兩年後發生的事(13:8-15)兩年是神的訓練但沒有成功仍然失敗.
二. 掃羅初期的經歷外面兆頭的應驗 (v9-16)(一) 掃羅的一個新心:(二) 撒母耳豫言的應驗:
- 神改變了掃羅, 就賜給他另一個新心, 從此掃羅就有一個心志, 就是心思和意志, 他整個人的傾向和從前不一樣了.
- 有了一個新心, 外面也有了大的改變, 自然就有了另一種生活. 基督徒的經歷也是如此, 我們一生的果效, 都是由心發出. (箴4:23)
(三) 掃羅言語謹守:
- v10-13是撒母耳豫先告訴掃羅將有奇遇的兆頭. 這兆頭並應驗撒母耳先前的豫言.(見本章5-6節)
- 在這段(v10-13)我們看到三點: A.撒母耳是活在神面前, 與神面對面交通的人, 正如本書三章19節說的”耶和華與他同在, 使他所說的話, 一句都不落空”. B,掃羅在先知中受感說話, 只是神給的恩賜, 並沒有先知的生命, 恩賜與生命是兩回事. C.從第十一節頭一句看”素來認識掃羅的”到末一句”掃羅也列在先知中麼? 素來認識掃羅的人對他有意見, 認為他不配與先知同列受感說話. 所以恩賜不等於生命, 恩賜是一時的,生命是帶到永遠的.
- 從v14-16, 我們從另一面看掃羅, 他有可取之處, 他對他叔叔的追問, 撒母耳對他說了什麼話, 他只告訴一半, 至於撒母耳膏他作以色列的君, 他則保密起來.
- 在撒母耳未公開向百姓宣告之前, 他不宜透露, 連他叔叔也不說. 雖然後來他用了叔叔的兒子押尼珥作元帥(十四:50)這時他尚知謙卑, 謹守等候的重要.
三. 撒母耳在眾人面前選立掃羅為王(v17-24)(一) 撒母耳再次譴責百姓求立王的事:(二) 掣籤之後:
- 以色列人求立王這事, 實在傷了神的心, 不然神不會再藉著撒母耳譴責他們.
- 當撒母耳傳了神的話之後, 叫以色列人到神的面前來掣籤, 結果就掣出便雅憫支派基士的兒子掃羅來. (v20-21)
- 撒母耳這樣作乃是叫以色列人無話可說, 叫他們對神的揀選沒有懷疑.
(三) 撒母耳介紹掃羅:
- 主角掃羅並沒有挺身而出或自我介紹說”我就是掃羅”. 他卻把自己隱藏起來, “他藏在器具中了”(v22) 他被膏並被選立為王之後, 就把自己藏在器具中, 這是一種隱藏的生活.
- 每一個被神所大用的人, 必須有的經歷, 摩西在米甸, 大衛在礦野, 以利亞的基立溪旁, 保羅在亞拉伯礦野, 許多人出來事奉, 就喜歡在人面前大露鋒芒, 而不願過卑微隱藏的生活, 這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.
- 可惜掃羅藏在器具中(可指行李)時間太短, 因著環境需要, 以色列人急著要立王, 於是把掃羅從器中找了出來, 好像在窯中燒的器皿尚未燒成, 就把它拿出來, 所以經不起神的使用.
- 以致後來掃羅稍為得著一點祝福, 就心高氣傲而悖逆神, 不順從撒母耳給他的帶領. 結果落在撒但的網羅, 何等可惜.
- 撒母耳將掃羅介紹給眾人認識時, 他站在百姓中間, 他的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.
- 撒母耳的介紹詞:”你們看耶和華所揀選的人眾民中有可比他的麼?”(v24) 眾民一看果然又健壯又俊美, 身體比我們高過一頭, 難怪百姓大聲歡呼說, “願王萬歲”
- 反過來看, 如果神選一個又矮又醜的, 說是神所揀選的王, 你看百姓會怎樣的反應, 他們絕不接受, 很可能起革命, 因為以色列百姓, 此時看不見神, 才求立一位像列國一樣就是看得見的王, 那非高大英俊不可.
(四) 掃羅作王以後百姓經歷失望痛苦:
- 掃羅作王以後以色列百姓所經歷的, 就如詩篇106篇15節說的”祂將他們所求的賜給他們, 卻使他們的心靈軟弱”, 因為掃羅的頭高過眾人的頭, 這實在是使以色列百姓受苦而靈裡軟弱而枯乾.
- 我們記得, 掃羅的頭雖然高過眾民一頭, 但還有一個更特出的頭, 就是非利士人歌利亞的頭, 這頭使掃羅大傷腦筋, 因為掃羅沒有學會靈裡倚靠神敬拜神, 後續讀經就知道大衛與掃羅被膏作王兩者何等不同.
(五) 掃羅外表是無可比的:
- 掃羅身體比眾民高過一頭, 是外面的, 沒有可比的是表面的.
- 今日的人注重外面和表面, 某傳道人儀表非凡, 又善於講道, 並且夾著外語, 從地上講到太空真了不起, 許多人可能也像以色列眾民一樣歡呼”願王萬歲”.
四. 撒母耳說明國法 (v25-27)(一) 立國之先頒佈國法:(二) 令掃羅回家去:
- 撒母耳將掃羅顯明給百姓之後, 按我們想法, 此時就應正式立掃羅為王, 但撒母耳沒有這樣作.
- 他要在正式立國之前頒佈國法, 說明如何治理這國, 並叫眾百姓知道遵守, 並且記在書上以免忘記, 這國法放在神面前, 表明這一個國法是神所指示的, 這是立國最基本的工作.
(三) 掃羅受人藐視:
- 撒母耳遣散眾民之後同時叫掃羅回家, 目的要他過一段安靜的生活, 學習忍耐等候的功課.
- 神的靈也感動了一群人來跟隨他, 叫他先在少數人中間學習如何作領袖, 我們看掃羅沒有招兵買馬, 或登廣告招募兵員, 乃是神感動人來跟他同心同行, 這是何等美麗的事.
- 他受人藐視, 但他卻不理會, 這是神叫他在登基以前學習一個更深的功課.
- 此時掃羅能不計別人對他的羞辱, 他能安靜忍耐, 不為自己作任何申辯, 這是不容易的功課.
- 他度量已經被神擴充, 所以他能”卻不理會”, 雖受別人對他藐視和羞辱卻能處之泰然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