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

撒母耳記上第十三章

Download PDF file here (下載PDF檔)

聖經節︰撒母耳記上第十三章


撒母耳記上第十三章 掃羅受試驗

事實分段﹕
一. 掃羅率民出擊非利士人遭反撲陷於危難之中 (v1-7)
二. 掃羅在獻祭事上首次犯罪 (v8-12)
三. 撒母耳責備掃羅(v13-15)
四. 以色列軍力貧弱的光景 (v16-22)

靈意分析:
一. 掃羅率民出擊非利士人遭反撲陷於危難之中 (v1-7)
(一) 掃羅率民出擊非利士人:
  1. 從8章到11章掃羅身上帶著神的膏油, 也有聖靈感動, 於是隨著聖靈感動而說話與行事.
  2. 到了13章開頭, 一段記載 , 他的光景正在逐漸改變, 缺少膏油的引領而行事.
  3. 此時他作王已經兩年, 時間不算太短, 而跟隨他的只有三千人, 數目太少.
  4. 他兒子約拿單出擊非利士人的時候, 他自己軍隊顯然無系統和充分準備.
  5. 敵人的軍力非常強大, 戰車三萬輛, 馬兵六千, 步兵像海邊的沙, 兩軍實力太過懸殊, 掃羅這時似乎一籌莫展, 而百姓則緊張萬分.
  6. 以色列人全無鬥志, 見情勢危急, 便畏戰躲藏, 且是戰戰兢兢的跟隨掃羅.
(二) 導致非利士大軍壓境的原因:
  1. 立王之後掃羅戰勝了東邊亞捫人, 以色列人立王就是公開要與非利士人對抗.
  2. 約拿單先攻擊迦巴非利士的防營, 招致非利士人要與以色列人爭戰, 這場爭戰兩邊實力太過懸殊.
  3. 兩軍一邊有戰車, 馬兵, 步兵, 一邊只有六百人, 其餘藏的藏逃的逃. 六百人手無寸鐵, 只掃羅與約拿單有兵器.
(三) 士師治理與立王的比較:
  1. 撒母耳是最後一位士師, 在士師時代以色列人多次離棄神(共七次)但百姓一悔改, 神就興起士師拯救他們脫離外邦人的手, 百姓就安然居住, 這是前一章(12:6-11)撒母耳的信息.
  2. 那時是神作王, 現在人作王引來一場戰禍, 非利士人是懼怕以色列的神. 在第4章神的約櫃到了營中, 非利士人說, 我們有禍了, 誰能救我們脫離這大能的神呢? 他們更知道神曾攻擊埃及人.
  3. 可是現在卻因以色列人不要神作王 , 而立一個王, 人作王這是戰禍最大的原因, 非利士人他們不怕人, 只怕神.

二. 掃羅在獻祭事上首次犯罪 (v8-12)
(一) 掃羅兩年之久沒有學會等候的功課:
  1. 在本書10章8節那是掃羅初膏為王之時撒母耳已經告訴掃羅”你當在我以先下到吉甲, 我也必下到那裡獻燔祭和平安祭, 你要等候七日, 等我到了那裡, 指示你當行的事. 這時掃羅登基作以色列王二年了, 這兩年是要他學忍耐等候的功課.
  2. 撒母耳要掃羅在吉甲這個地方等候七天, 這是有屬靈的意義, 吉甲是以色列人進迦南的第一站, 是以色列人受割禮的地方, 吉甲就是輥的意思, 意思把肉體割除, 將肉體從他們中間輥去. (參書5:2-9) 神藉撒母耳叫掃羅在吉甲等候七天, 是要試驗他.
  3. 試驗的目的, 看他肯不肯遵命等候, 使掃羅的肉體在等候中被對付, 因為只有肉體受過更深對付的人, 才能蒙神更大的使用與託付.
(二) 危急之時是信心被試驗:
  1. 這時情況實在危急萬分, 許多人離開而散去(v8) 而撒母耳卻遲遲未來到, 掃羅的信心和忍耐, 因著看環境, 不能等候撒母耳, 因此他竟越過祭司獻上燔祭和平安祭, 他有等候卻沒有等候到底, 他有忍耐卻沒有成功.
  2. 第10節說, 他剛獻完燔祭, 撒母耳就到了, 如果掃羅能多忍耐等候幾分鐘, 就不致在神藉撒母耳試驗他而失敗, 最難忍耐下去的時候, 就是神答應快要來到的時候.
(三) 等候是神要藉撒母耳指示他當行的事:
  1. 在第10章撒母耳要掃羅先下到吉甲, 我也必下到那裡獻祭, 要掃羅在那裡等候七日 , 等他到了那裡指示你當行的事, 這句話很重要, 因神要藉著撒母耳指示掃羅當行的事, 但掃羅忽略了這句話.
  2. 掃羅心裡說若不獻祭恐怕不能勝過那非利士人. 他也承認他是勉強獻上燔祭, 按燔祭是獻與耶和華為馨香的火祭, 是滿足神的心. 獻平安祭是與神和諧交通, 獻祭也是敬拜.
  3. 掃羅獻祭並不是敬拜, 也沒有尊神該有的地位, 他的獻祭是為自己, 他以為說, 只要獻祭, 神就要幫助他叫他能得勝, 這是利用神而不是獻祭的真實意義.
  4. 從9節到11節共有七個”我”我們就知道掃羅是以自我為中心, 在他的事奉中只有我沒有神, 完全活在自己裡, 這樣的事奉是神所棄絕的, 環境真是給人考驗, 風雨才見真情, 沒有難處是顯不出人的真相.

三. 撒母耳責備掃羅(v13-15)
(一) 撒母耳指掃羅作了糊塗事了:
  1. “撒母耳對掃羅說, 你作了糊塗事了, 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”(v13) 撒母耳不是責備掃羅作了惡事(獻祭本身不是惡事)乃是責備他說, 你作了糊塗事了, 因為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.
  2. 凡不遵守神的命令即使作了善事, 也是糊塗. 保羅也有這樣的教訓”不要作糊塗人, 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”(弗5:27)今天我們也有如此的難處, 總以為只要善的事, 就可以儘量去作, 也不問這事是否合乎神的旨意, 這就是糊塗人.
  3. 掃羅是一國之王, 但在神面前不過是一個僕人. 僕人如果不遵守主人的吩咐而作, 憑自己意志而自由行動, 那是何其嚴重的錯誤.
(二) 撒母耳直言不諱告訴掃羅王位必不長久:
  1. 撒母耳不諱言告訴掃羅因著你沒有遵守耶和華的命令, 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, 掃羅不過是暫時被神使用一下, 因他不是合用的器皿.
  2. 許多人起頭有很好的開端和光明的前途, 可是過不多久就驕傲自大, 不肯謙卑受教使自己屬靈的前途毀於一旦, 殊為可惜.
  3. 當撒母耳坦率責備之後, 掃羅竟毫無反應, 一點認錯的意思都沒有, 在掃羅身上從來沒有看見過他敬拜神和讚美神, 與大衛恰恰相反. 大衛是勇於認錯的君王, 認罪並非示弱的表示, 不甘示弱, 這觀念來自撒但, 撒但是抵擋神的, 總不肯向神低頭.
(三) 撒母耳責備中帶出榮耀的信息:
  1. 撒母耳在責備掃羅之時帶出一個榮耀的信息”耶和華已經找著一個合他心意的人, 立他作百姓的君”(v14) .
  2. 這給我們看見神揀選掃羅的時候, 祂還未找到一個合乎祂心意的人, 這人就是大衛.

四. 以色列軍力貧弱的光景 (v16-22)
(一) 掃羅曾揀選三千人跟隨者:
  1. 撒羅作王以後曾揀選三千人跟隨他, 環境淘汰剩下不過六百人.
  2. 真正起作用的, 則只有約拿單和拿兵器的少年人而已, 因為被召的人多, 選上的人少.

(二) 那時軍兵沒有刀槍:
  1. 那時以色列全地, 沒有一個鐵匠, 手裡有刀有槍的只有掃羅和約拿單.
  2. 仇敵非利士人卻有戰車, 馬兵, 步兵人數眾多合成三隊挺進.
  3. 以色列人若憑外面的少許兵員斷難抵擋, 但是神的子民不要忘記爭戰的勝敗, 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, 就是看看耶和華站在誰的一邊, 因戰事的勝敗在乎神, 下一章就講到這事實.